华中师大:我国网游拟分三级 12岁和18岁都是“坎”
“网络游戏,12岁和18岁是两道‘坎’。”昨日,国家网络游戏分级标准课题主要负责人、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指出,由该校承担的网游分级标准已上报北京,等待批准。
华中师大2007年就承担了网络游戏相关调查,该校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受文化部委托开展“网络游戏与青少年发展”大型问卷调查。课题组在全国进行了10万人的大型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3%以上的青少年上网成瘾。
课题组认为,网游应分成12岁以下(又称全年龄段)、12岁—18岁、18岁以上3个级别。12岁和18岁这两道“坎”上下的网游玩家,在面对虚拟社会、游戏对抗等的感官反应存在差异。
黄永林说,根据这个分级标准,网游服务商应在申请游戏上市前认证级别,获批后网游产品要标识出级别,玩家上网玩游戏也必须实名,“对号人座”。
记者25日从市教育局获悉,近日将对我市中小学下发通知,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,在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,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、处理网络不良信息,使网络处于可监控状态。
近年来,互联网、手机等新型媒体的广泛应用,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;同时,—些有害信息借机传播。
根据教育部精神,市教育局对各区教育局和1000多所中小学提出要求:
加强网络道德教育。各区要指导学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和课程教学内容,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;教育学生不浏览、不制作、不传播不良信息,不进人营业性网吧,不登录不健康网站,不玩不良网络游戏。
加强网络法制教育。中小学要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,教育学生拒绝使用侮辱性、猥琐性、攻击性语言,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,慎交网友,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。
加强绿色网络建设。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校园网络进行检查,指导中小学在网络服务器和计算机上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;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和开放绿色上网设施。
加强重点关注和引导。中小学要指导班主任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,及时发现异常情况;多关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,促使其监护人对其校外生活进行有效监管。
加强家校合作。中小学要利用放假前、开学后等时机,通过家长会、致家长—封信、手机短信提醒等形式,争取家长与学校—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。来源:长江日报